2025年廣東省檔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培訓指南
一、培訓目標
在數字化轉型與檔案事業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本次培訓旨在全面提升廣東省檔案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養。通過系統學習,幫助學員深入理解檔案行業政策法規,熟練掌握檔案數字化技術與安全管理方法,提升檔案編研及文化傳播能力,使其能夠精準把握行業前沿趨勢,為推動廣東省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檔案工作的復雜需求。
二、培訓內容
政策法規解讀
核心法規剖析:深度解析《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等關鍵法規,讓學員明晰檔案工作中的法定職責與規范操作流程,強化依法管理檔案的意識。例如,詳細解讀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過程中的法律責任,避免出現違規行為。
新政策研討:聚焦《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技術規范》等新出臺政策,研討其對檔案工作實際操作的影響與指導方向,助力學員及時調整工作方式,適應政策變化。
數字化轉型課程
標準體系建設:深入學習“檔案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了解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的數據格式、元數據標準、安全標準等,確保檔案數字化工作的規范性與兼容性。
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依據“企業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指南”,學習數字檔案館(室)的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掌握如何搭建高效的數字檔案管理平臺,實現檔案資源的便捷存儲與快速利用。
電子文件管理:圍繞“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課程,學習電子文件的生成、收集、整理、歸檔及長期保存技術,保障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可用性。
安全管理與創新實踐
檔案保護修復:掌握“檔案保護與修復技術”,學習各類檔案載體(如紙質、照片、音像等)的保護方法與修復技巧,延長檔案壽命,確保檔案實體安全。
安全風險防控:通過“檔案安全與數字風險防控”課程,了解檔案面臨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等風險,學習制定安全策略與應急預案,保障檔案信息安全。
檔案編研傳播:開展“檔案編研與文化傳播”學習,掌握檔案編研的方法與技巧,學會挖掘檔案中的文化價值,通過創新形式(如展覽、文創產品等)傳播檔案文化。
前沿趨勢探索
高質量發展路徑:深入解析“十四五”時期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明確檔案工作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的定位與方向,為本地檔案事業發展提供思路借鑒。
數據治理融合:探討新時代政府數據治理與檔案管理創新的融合模式,學習如何將檔案管理融入政府大數據體系,提升檔案資源的社會價值與應用效能。
三、培訓形式
線上自主學習:依托“廣東人事人才培訓網”(http://www.axsbyw.cn)搭建線上學習平臺。平臺提供豐富的課程視頻、電子資料,學員可隨時隨地登錄,按照自身工作與學習節奏,進行碎片化學習。同時,平臺設有互動交流區,方便學員與授課講師、其他學員交流疑問、分享經驗。
實踐操作輔助:培訓課程中設置案例分析、模擬操作等實踐環節。例如,在數字檔案館(室)建設課程中,通過模擬數字檔案平臺搭建操作,讓學員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
四、報名相關
報名時間:從2025年1月1日開啟報名通道,截止至2025年12月30日。需注意,逾期系統將關閉,無法進行補報,建議學員盡早規劃報名事宜。
適用對象:全省范圍內各級各類檔案館(室)、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部門、檔案服務機構等從事檔案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無論你是檔案收集整理員、檔案管理員,還是檔案信息化專員,都能從本次培訓中獲取有價值的知識與技能。
報名方式
個人報名:可通過登錄“廣東人事人才培訓網(http://www.axsbyw.cn)”,按照系統提示完成注冊、選課與繳費流程;也可使用微信小程序“廣東遠教在線”,提交個人信息、選擇培訓課程并完成繳費,即可開啟學習之旅。課程費用為360元/60學時。
(微信小程序報名)
單位團報:單位統一組織報名時,填寫《團體報名表》,詳細羅列單位內所有報名學員信息,加蓋單位公章后發送至郵箱gdrsrc@163.com。報名成功后,工作人員會在兩個工作日內與單位對接,為學員開通學習賬號,方便單位集中管理學員培訓事宜。
五、學時要求及證書獲取
學時要求:依據國家檔案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規定,檔案專業人員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學時的繼續教育,其中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對于新上崗人員,初任培訓學時至少為80學時。本次培訓的專業科目課程設置為60學時,滿足檔案專業人員年度專業科目學習需求。
證書獲取:學員完成60學時的課程學習,且通過線上課程作業、考試等考核環節,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由官方認可的繼續教育學時證明。該學時證明將同步錄入“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作為檔案專業人員職稱評審、崗位聘任、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為個人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六、政策支持與保障
根據《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用人單位有責任保障員工參加繼續教育的學習時間。在培訓期間,合理調整員工工作安排,確保員工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同時,用人單位應承擔相應的培訓經費,減輕員工經濟壓力,積極鼓勵員工提升專業技能,為廣東省檔案事業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全省檔案事業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