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省工程技術測繪國土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課培訓——賦能測繪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培訓背景與政策依據
根據《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關工作的意見》(粵人社規〔2023〕19號)及《2025年廣東省自然資源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學習指南》文件精神,2025年廣東省聚焦測繪與國土工程領域的前沿技術、政策法規與實踐創新,致力于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核心能力,以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與智慧城市建設需求。
培訓目標:通過系統性學習,強化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國土空間規劃、遙感監測等核心技能,推動“數字孿生”“智慧國土”等技術的行業應用,助力實現國土資源高效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二、培訓對象與學時要求
1. 培訓對象
全省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國土空間規劃、土地調查監測、地質勘探與工程測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需完成職稱評審繼續教育學時的中高級職稱申報者。
2. 學時要求
總學時:每年累計不少于90學時(含公需科目30學時、專業科目42學時、選修科目18學時)。
專業科目學時:2025年測繪國土工程專業需完成 42學時,內容覆蓋政策法規、技術實操、案例研究等模塊。
三、專業科目核心內容
1. 政策法規與行業動態
廣東省“十四五”國土空間規劃與“三區三線”管控政策解讀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生態保護紅線監管的法規與實施路徑
2. 前沿技術與數字化應用
測繪技術:多源遙感(RS)影像處理、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實景三維建模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GIS):時空大數據分析與國土空間規劃決策支持平臺開發
智慧工程:數字孿生技術在智慧城市、地下管網監測中的應用實踐
3. 工程實踐與項目管理
工程項目:工程測量全流程管理(地形圖測繪、變形監測、BIM技術融合)
應急測繪:地質災害預警與應急測繪快速響應案例分析
資源評價:土地資源承載力評估與國土整治修復工程技術
4. 綠色發展與協同創新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雙碳”目標下的土地集約利用策略
鄉村振興中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國土協同規劃與數據共享機制探索
四、培訓形式與特色
1. 靈活學習模式
線上學習:通過【廣東人事人才培訓網】(http://www.axsbyw.cn)在線學習,支持靈活安排學習時間。
五、考核認證與職業賦能
考核方式:課程學習通過后頒發省級繼續教育證書。
學時對接:學時可申報至廣東省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直接用于職稱評審、執業資格延續及年度考核。
六、報名與政策支持
報名時間:2025年3月1日-12月31日(線上課程全年開放)。
費用政策:公需科目免費學習,專業科目按省定標準收費,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技術人員可申請補貼。
2025年,廣東省測繪國土工程繼續教育將緊扣“科技賦能國土治理”主題,通過前沿技術培訓與實戰能力提升,推動專業技術人員成為智慧城市建設與國土空間優化的中堅力量。誠邀全省同行攜手共進,為繪就灣區高質量發展新藍圖貢獻力量!
立即行動:登錄廣東人事人才培訓網(http://www.axsbyw.cn)-"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完成報名,或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