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財大人力〔2023〕35號
各單位:
根據廣東省2023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部署,現就做好2023年度我校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參加繼續教育的對象
我校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
二、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根據《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人社部令第25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關工作的意見》(粵人社規〔2018〕11 號)和省委《2019—2023年廣東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粵發〔2019〕16號),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習任務應累計不少于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專業科目不少于42學時,選修科目不少于18學時。按天數計算繼續教育學時的,可按每天8學時計算;不足一天的,按每45分鐘相當于1學時的實際時間計算。中央有關部委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文對科目類別或學時(學分)另行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繼續教育學習和學時申報途徑
(一)繼續教育學習途徑
1.公需科目
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發布2023年度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學習指南的通知》(附件1),專任教師(含輔導員)在“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臺”(https://jsglpt.gdedu.gov.cn/,以下簡稱教師平臺)的“公需課”模塊中上完成公需科目的學習。(具體操作指引請參考附件2)
其它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https:/ggfw.hrss.gd.gov.cn/jxjy/,以下簡稱專技系統)上完成公需科目的學習。(具體操作指引請參考附件3)
2.專業科目
為鼓勵學習、鼓勵自主創新,鼓勵產學研結合,多出成果。取得以下成果的,可折算為當年專業科目的學時。
(1)當年發表論文、出版專著、完成課題項目和獲得專利等形式可最多認定為28學時(須上傳相關證明材料);
(2)參加各類研修班、進修班、學術會議、學術講座、學術訪問等的學習活動(須上傳蓋章有效的證明材料);
(3)在遠程繼續教育學習平臺進行學習(須上傳有效的證書證明材料)。
3.選修科目
參照上述專業科目中的(2)(3)執行。
4.以下為已開通遠程繼續教育學習平臺的施教機構供參考:
(1)廣東人事人才培訓網:http://www.axsbyw.cn
(2)廣東省繼續教育網:http://www.gdjxjy.com
(3)廣東人才繼續教育網:http://www.rcjxjy.com
(二)學時申報途徑
1.公需科目
在教師平臺或專技系統上完成公需科目專題學習后,將自動獲得對應學時,無須另行申報。
2.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
專任教師(含輔導員)將論文、專著、課題項目、各類學習活動組織單位出具的蓋章有效學時證明等相關材料在教師平臺【申報學時】模塊中申報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學時。
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將論文、專著、課題項目、各類學習活動組織單位出具的蓋章有效學時證明等相關材料在專技系統【繼續教育記錄】模塊中申報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學時。
繼續教育學時申報流程詳見附件4。
四、其他事項
(一)關于繼續教育結果與職稱評審掛鉤的要求
從2019年起,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時要求提供申報年度的繼續教育證書,例如2023年申報2022年度職稱,須提供2022年繼續教育證書。
(二)關于繼續教育公需科目的學習時間
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發布2023年度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學習指南的通知》要求,2023年度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學習截止時間為2024年4月30日,逾期不提供補學服務。請各專業技術人員及時完成繼續教育學習培訓任務。
常見問題已匯總整理,請有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查閱附件5。
聯系人:李老師,聯系電話:020-84096274
附件:1.《關于發布2023年度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學習指南的通知》
2.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臺(公需課操作手冊)
3.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個人操作手冊
4.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申報流程
5.相關問題答疑
人力資源處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