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含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學習指南
為進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學幼兒園(含特珠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下同)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十三五”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事教繼函〔2017〕27號)有關精神,結合我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制定本指南。
一、學習內容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2018年我省各級教師培訓應突出重點,將“立德樹人,以德為先⊠'為核心的職業理想和信念教育融入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師職后培訓全過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與宣傳,引導廣大教師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認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教育使命與職業責任,,積極踐行“四個相統一",當好學生“引路人”,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2018年我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科目培訓方案的設計主要依據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 和國家公布的新課程方案和標準作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培訓的重要內容,按照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分類、分層、分科設計培訓方案和培訓課程體系,體現“師德為先、育人為本、能力為重、引領發展”的基本理念與原則。
中小學幼兒園、 特殊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系用“統一性+靈活性”的課程設置模式, 形成專業通識課與學科專業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 在執行過程中應科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教師的需要合理安排差異化課程學習 。 初級教師應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常規和教學內容以及教育教學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 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骨干教師應側重總結教師教育教學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和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 。高級教師要注重凝練教育教學理念和思想, 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引領教育改革發展,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科日培訓的組織實施, 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由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分級負責組織實施; 省負責骨干教師、緊缺急需學科骨干教師和培訓者培訓等省級示范培訓;市負責骨干教師提高培訓;縣負責初任培訓和全員培訓。
(一) 幼兒園教師專業科目要求
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及內容以因地制宜、 按需施教、講求實效、開放靈活為原則,加強專業引領,強化技能學習和實踐操作。
1,專業通識課
以提升幼兒園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 .主要包括教育哲學、教育倫理與教育幸福、科學美學、學前教育學學前教育發展史、學前教育政策法規、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修養、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文學、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與維護 幼兒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學前特殊兒童教育、幼兒教_師專業發展、優秀幼兒活動案例等內容。安排有《教育哲學》、《中西文化》、《科學探索》、《藝術欣賞》、《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l南》、《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 (試行)》、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等課程。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或新任教師培訓,下同), 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班級常規管理,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 幼兒園環境創設, 基本職業技能訓練等。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或為適應崗位要求而設置的培訓,下同),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幼教改革與發展新動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新內容,園本教研,班級管理藝
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的理論與實踐等。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或按教育教學骨干的要求開展的培訓及對現有骨干教師按更高標準進行的培訓, 下同),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學前教育教學研究,國內外學前教育研究、改革和發展的新動態, 學前兒重發展中的問題與教育,幼兒園管理等。
(二) 小學教師專業科日要求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及內容要緊扣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以學科課程標準為重點內容,加強師德教育,提高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 。
1.專業通識課 -
以提升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主要包括師德修養及教師專業素養、《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教育政策法規、班級管理技能、課堂教學技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教師心理調適與輔導等。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教學集例分析等。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新知識,課堂有效教學,學科教學技能、教育科研,教學改革經驗分享等 。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教學策略與方法,學科改革和發展的新動態,教學案例與反思、學科教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等。
(三) 初中教師專業科日要求
初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及內容要緊扣初中教師專業標準,以學科課程標準為重點內容,加強師德教育,提高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 。
1.專業通識課
以提升初中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主要包括師德修養及教師專業素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教育政策法規、班級管理技能、課堂教學技能、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教師心理調適與輔導等。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教學技能等。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日學習側重學科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教育教學研究與方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方法輔導、教學案例分析等。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教學設計、學科教學問題與對策、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學科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教育教學研究實驗、信患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等 。
(四) 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科目要求
普通高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及內容以按需施教、面向全員、突出骨干、注重實效為原則,強化學科專業學習與教育教學能力 。
1.專業通識課
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教師教育科研,教師專業發展,教育案例,高中生心理發展研究,青少年學習行為研究,當代教育思潮、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班級管理等。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日學習側重高中學科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解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指導等 。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知識素養、反思性教學、學科問題研究方法、命題方法研究、校本課程開發、國家和省課程再開發等。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有效教學理念與方法、學科教學案例評析、學生能力培養研究、教師培養與教研團隊建設、高中學科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課程開發研究、 課題研究方法與指導、校本教學研究等。
(五)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科目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學習以按需施教、
突出實踐、注重實效為原則,強化實操能力與教育教學能力提升。
1.專業通識課
著重于提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主要包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教學科研,學生心理發展研究,青少年學習行為研究,當代職業教育思潮、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班級管理技能,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等。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專業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提升,專業課程的理論體系 實踐體系及課程標準,專業教學方法與策略,職業資格及其標準,技術技能人;t成長規律、 學生校內外實訓實習組織、 初步的教科研與專業發展能力等 。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專業前沿和先進技術,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設計,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講練結合、工學結合等教學方式方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律,職業教育知識素養、反思性教學、多元評價方法,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根據教育教學改革開展相關研究等。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產業發展趨勢、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職業教育發展前:沿 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教學反思與評價、信息技求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 青年教師培養與教研團隊建設、職業教育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課程開發,開展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等。
(六) 特殊教育教l師專業科目要求
特殊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及內容要從特殊教育的實際出發, 以提高教師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目標,圍繞特殊需要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教育需要,加強師德教育,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操作,提高綜合素質和教學、科研、康復訓練的能力。
1.專業通識課
著重于提_升特殊教育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 ,主要包括職業道德修養及專業素養、《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解讀、特殊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 各類特珠需要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情緒與行為嬌正班級管理技能⊠學科與l綜合主題調整教學技能、初步的康復訓練技能、教學輔具的開發與使用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教師心理調適與輔導等。
2.學科專業課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教法⊠ 學科教學設計、輔助技術在教學中運用、教學案例分新等 。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學科教材教法研究、輔助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特殊教育研究、教學改革經驗分享等。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教學策略與方法研究、個別化教學理論與指導、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方法與指導、學科教學改革發展趨勢、教育康復領域專業發展新內容、 教學案例分析與研究等。
(七)幼幾園園長專業科目學習內.容
幼兒園園長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學習內容著力于培養幼兒園園長樹立幼兒為本的辦園理念;把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作為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提高園長規劃幼JL園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保育教育、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和調適外部環境等方面的能力 。
1.專業通識課
著重提升幼兒園園長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主要包括規劃教育政策法規、《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解讀,幼兒園領導與管理、中外幼兒園教育思想理論、幼兒園教育與管理心理、幼兒園教育科學研究等內容。
2.學科專業課
園長任職資格培訓(新任或擬任幼兒園園長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幫助幼兒園園長掌握幼兒園管理基本規范,樹立專業信念,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切實擔負起規劃幼兒園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保育教育、引領教師發展優化內部管理和調適外部環境的專業職責, 做一名合格園長。
園長提高培訓, 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掌握開拓園長視野、提高業務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增強創新意識,全面提升對現代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和依法治園的能力 。
園長高級研修,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加深對幼兒教育的專業理解和掌握,提升園長的領導力和管理水平,總結交流幼兒園管理經驗,梳理提煉辦園風格和辦園特色, 努力成為具有現代教育管理素養和創新精神的專家型園長等 。
(八)中小學校長專業科日學習內容
中小學校長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學習內容著力于使中小學校長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宗 青 ,把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提高中小學校長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和促進學生發展六大專業能力。
1.專業通識課
著重提升中小學校長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中外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理論、教育領導與學校管理、教育政策法規、學校教育與管理心理、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校本研修管理、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等內容。安排有《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等文件解讀系列課程。
2.學科專業課
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新任或擬任校長培訓), 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教育科學新知識、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識、 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
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學校管理理論,研究學校管理規律,了解并基本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提高組織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中小學骨干校長高級研修,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國內外教育改革成功經驗、案例分析與研究、學校改革發展趨勢、學校管理專業發展新內容、凝練學校特色、創建稜園文化等。
(九) 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科日l學習內_容
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繼續教育的專業科目學習重點在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 引領教師成長、 優化內部管理和調試外部環境六大專業能力。
1.專業通識課
著重提升中職校長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中外職業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理論、職業教育政策與法規、《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解讀、職業教育管理與心理、校企合作的理論與方法、教育教學研究方法、中等職業教育l改革發展的形勢和任務、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趨勢等內容。
2. 學科專業課
中等職業學校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新任或擬任校長培訓), 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履行崗,位職責典備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學
校管理理論與實踐、職業教育基本原理、現代教學理論與課程開發、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等。
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提高培訓,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樹立新理念、學習l新知識、掌握新方法、開拓新思路,包括現代職業教育新思想與新理念、中等職業學校內部管理創新、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經濟形勢和l國內外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動態等。
中等職業學校校長高級研修,其專業科目學習側重分析新形勢、研究新問題⊠ 總結新經驗、形成新成果,包括學校管理模式創新的經驗探討、分享和借鑒,l典型案例分析與研究,學校改革發展趨勢,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國內外職業教育改革成功的經驗等。
二、學時要求
中小學校教師 校(園)長接受繼續教育每五年為一周期, 每年應當完成累計不少于12天或72學時的年度繼續教育任務,五年合計不少于60天或360學時。其中專業科目學習每年一般安排7天或42學時; 一天不足6學時的, 按實際學時計算l。
三、學習形式
中小學校教師主要采用院校集中培訓、跟崗實踐、返崗實踐、網絡研修、跨區域合作及境外研訓和校(園)本研修等方式進行 。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科目學習形式主要以集中培訓和跟崗實踐為主 。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科目學習形式主要以集中培訓、遠程培訓、企業實踐、掛職學習、境外研訓為主。
四、有關要求
(一) 強化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科目學習監管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管理的暫行辦法》(粵教繼(2013〕2號),教師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學時審核登記通過''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臺"進行,實行"省、市、縣(市、區)"三級管理,按"誰主辦、誰審核"的原則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核登記學時。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建立教師、校(園)長接受繼續教育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教師、校(園)長參加繼續教育情況應當列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職務(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的重要條件。
中小學幼兒園等用人單位應支持、督促并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保證學習時問,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要認真做好自身專業發展規劃, 自覺參加繼續教育活動, 連守學習紀律和有關制度,按時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內容和課時,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水平。各施教機構要適應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更新的要求,科學制訂培訓方案,不斷提升專業科目教學質量,要精心組織實施培訓,加強過程管理,建立績效評估考核制度,確保培訓質量。
(二) 落實教師盤續教育經費保障
各地要認真執行 《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小學校教師、校(園) 長繼續教育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按不低于教師工資總額的1.5%的比,例落實培訓經費。各學校要落實公用經費5%用于教師培訓,同時,要充分發揮 “強師工程″獎補資金作用,保證專款專用,用足用好,助推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