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聯考行測答題策略分析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快地提升行測知識水平和應考能力, 是每個有志成,公#的考生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備考七步走
-
了解考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因此先要搞清楚行測中最常考的題型、題量、時間安排、作答要求, 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備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
逐個擊破:不同的題型,要能夠根據問法迅速辨識出來’ 深入學習每種題型背后的相關知識點、公式、解題技巧。
-
多做真題: 近幾年的真題至少做 2 遍,把握出題規律,搞懂每一道題的快速做法, 并深挖其蘊含的知識點。
-
全真模擬: 用近年的各省市真題做模擬考試, 盡量模仿真實的考場環境、時間安排和作答要求,形成自己的做題順序和考試習慣, 隨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讓自己能以一顆平靜的心態從容不迫地面對真實的考場。
-
重點突破:對于常考題型和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學習, 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做題速度。
-
考前調整: 沖刺階段一方面要查漏補缺, 另一方面要繼續做模擬試卷。此外要調整好作息規律,保證在考試的時間段處于最好的狀態。
-
考場沖鋒: 考場上一定要根據自己業已形成的習慣來做題, 注意時間的把控。常識判斷、言語理解和類比推理方面做題要快,資料分析、邏輯判斷和定義判斷容易得分要重點攻克, 圖形推理和數量關系有的題型會比較靈活和新穎要適當取舍;考場上要冷靜果斷,碰到難以取舍的選項當斷則斷, 切不可猶豫不決, 耽誤時間; 建議每做完一部分題,就涂答題卡。
各模塊備考策略
行測考查的內容非常寬泛,涵蓋數學、計算、邏輯、言語和天文、地理、歷史、法律、政治、經濟、公文等各種知識, 并且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大量的題, 除去涂答題卡的時間, 平均每道題的做題時間不超過1分鐘。 這就要求考生在做行測的
時候精神高度集中,速度要快;另外行測考得很雜, 會有很多不明白或較為靈活的題, 這就要求考生思維活躍,在碰到“攔路虎”時能夠果斷處置做出取舍。
行測有五大模塊,各個模塊的應對策略各有不同,我們分別闡述。
【常識判斷】
提起常識判斷, 大部分考生都很糾結, 因為考得太寬泛了,哲學、法律、政治、經濟、文學、歷史、天文、地理、科技、公文、時政......很多考生覺得無處著手, 也有一些考生花了大量時間卻難以有明顯提高,導致積極性受挫。
對于常識判斷, 考生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因為這部分知識重在平時積累,短期內確實難以提高。所以從現在開始, 考生就應該每天堅持看一點常識判斷方面的知識。在考場上, 做常識判斷的要求就只有一個字:快! 千萬不能糾結,因為這部分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想破腦袋也沒用, 多花時間得不償失。
【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模塊還可以細分為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等題型。
邏輯填空部分, 考生要能把握好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感情色彩、語體特征、文體要求、語意輕重,并積累一些常用近義詞之間的辨析和易錯成語的理解。 建議考生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 專門記錄難以辨別的詞語和生疏易錯的成語,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 就不難攻克邏輯填空。
片段閱讀具體來說又可分為主旨概括,意圖推斷,細節理解,詞句理解,代詞指代,標題填入以及態度觀點等題型,其特點是文字特別多,如果一個一個字地細看, 做題速度必然會很慢# 所以考生一定要掌握好相關技巧,提高做題速度,要在熟悉常見的關聯詞語, 行文脈絡和行文習慣基礎上迅速鎖定正確選項。
語句表達主要有語句排序、語句銜接以及病句判斷等題型。 語句排序題型要充分利用選項信息確定首尾句, 再根據行文習慣, 時空順序,邏輯順序,關聯詞語,代詞位置等信息確定最佳排序、 語句銜接題型則要重點關注前后句, 根據鄰近原則推斷上下文所要講述的內容、病句判斷要先畫出句子的主干結構, 分析是否有成分缺失、 成分紊亂、搭配不當、語意重復、邏輯不清等問題。 考場上做言語題型一定要善用技巧,保證準確率的同時,提高速度。
【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題型恐怕是大多數文科背景或數學基礎較薄弱考生的噩夢。 這部分試題涵蓋的知識范圍很廣,細分之下有 20 多個大類,包括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濃度問題、利潤問題、極值問題、整除問題、排列組合問題、概率問題、計算問題、數列問題、尾數問題、周期問題、植樹問題、方陣問題、牛吃草問題、時鐘問題、容積問題、年齡問題、幾何問題、不定方程問題、余數問題、不等式問題、空瓶換酒問題、時間優化問題、運送貨物問題等。
在備考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筆者還是建議花點時間學習數量關系,這個模塊并沒有那么晦澀難懂。要知道,除了排列組合問題、概率問題和數列問題這三個涉及高中數學知識之外,其余大多是小學、少數是初中的數學知識。
考場上做到數量關系時, 要冷靜自信: 碰到熟悉和有把握的題型要認真嚴謹, 因為行測考試的陷阱較多:不知所以然的題型快速跳過,不能在此處耽誤過長時間。
【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題型有四個模塊: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
圖形推理其實是測智商用的,所以有的人不怎么學圖推正確率也很高。 當然通過掌握圖推的解題思路,研究常考的形式,對于圖推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平時可以每天做 10個圖形推理,比如應用市場里有眾多的手機 APP都可以用來做題, 這樣就能充分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 提高備考效率。
定義判斷不難, 但大部分的題干和選項的文字都很多, 比較耗時間, 因此可以畫出關鍵詞來快速鎖定定義的要件, 再和選項的要素逐一比對,確定正確答案。注意有的題干很長,只需要讀定義部分,剩下的補充說明不用讀以節約時間、 另外有的題干會有多個定義, 只需要讀考查的定義即可。
類比推理主要是造句法, 要求速度快。這部分內容也不難,但容易選錯。 考生一定要明確詞句之間的各種關系,并與選項逐個比對,選出最匹配項。
邏輯判斷是最容易通過學習得到提高的題型了, 因此備考階段要掌握推理規則、相關公式、矛盾、反對、真假話、直言命題、聯言命題、選言命題、假言命題、逆否命題、真假話問題、 加強削弱題型、 解釋型題型、評價型題型、結論型題型等知識點,熟悉各種題型和常見迷惑項。在此基礎上再多做練習熟悉技巧,就一定能又快又準地做好邏輯判斷。
考場上做判斷推理的時候一定要頭腦清醒, 特別是邏輯判斷要看準問題,理清邏輯關系,排除迷惑選項、 圖形推理一時沒找到規律時就要果斷跳過、 類比推理可以在試卷發下來但還不準動筆的時候就利用等待的時間做完、 定義判斷要緊扣定義要件的關鍵詞。
【資料分析】
公務員聯考行測的資料分析一般是一篇材料后面有5個小題,材料分為文字型、表格型、圖案型,還有這三種之間組合的綜合型材料。資料分析是最容易得分的模塊,但由于材料信息量大要查找相關數據,并要能熟練運用公式列出算式,而且計算量較大, 也最容易耗費時間。 因此掌握資料分析的數據定位方法、提升列式能力和速算技巧,在保證正確率的同時加快做題速度,是廣大考生的必由之路。
資料分析有一些只需要從材料中查找而不需要計算的送分題,有一些選項差距很大而可以只取兩位甚至一位有效數字的簡單計算題,有一些數字比較特別可以用簡單的分數代替的巧妙轉換方法, 還有根據列式特征和選項首尾數差異的情況來快速判斷的計算方法。
考場上千萬不要到最后才做位于試卷最后面的資料分析, 一定要給資料分析留夠時間, 因為實在是太容易得分了。
總之行測沒有那么神秘, 也沒有那么難。從現在開始,按照上述方法每天花上3小時系統地學習行測,并及時總結和模擬,那么離公務員聯考的這 , 個多月就足夠拿下行測,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