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放假期間,高速公路對七座以下小客車實行全部免費,第一天即引起大面積擁堵,高速公路變成了停車場。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題要點】
2012年中秋國慶長假高速公路部分車輛免收費,是一項惠民政策,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些問題,我想社會民眾應該以一種寬容和理性的心態來看待,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 先,國家這一政策的出臺,會帶來一些積極意義:一是高速公路免收費,出行的人數將大幅增加,由此刺激經濟消費,有利于緩解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公 路資源本來就是公共資源,政府這一做法,也為今后公共資源回歸于民開了個好頭;三是這一惠民政策,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的好處,有利于樹立政府的良好 形象。
但是,這一 政策的實施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一是雖然之前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但百密一疏,最終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擁堵現象,本來是便民的措施卻困擾了民眾, 說明政府有關部門考慮還是不夠周全,特別是靈活度不夠,比如第一天如果能提前幾個小時放行,擁堵現象的嚴重程度將大為減輕;二是短時間內,大量人員的集體 出行,嚴重破壞了環境資源,景點的爆滿不利于歷史文化、古跡名勝的保護,還有制造的巨量垃圾給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破壞;三是因為只限七座以下的客車免費, 所以出行者大多是自駕游,這和政府倡導的少開車,多坐公交車的理念是相悖的,不但不環保,還浪費資源。
因此,我認為這是一項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應該給予提倡和支持,但是如果能對這一政策稍加修改,可能會更人性化和合理化,比如免費通行的時間是否可以增加多一些?政府、社會和老百姓也從第一次免費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在接下來的節假日免費通行中就再也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
【點評及注意事項】
該 題在學生的答案中,有三種思路,一種是肯定觀點型,第二種是否定觀點型,第三種是可辯證評論型。前兩種都過于片面,因為政府的這一做法,實施后雖然存在一 些問題,但總體的效果還是很好的,老百姓還是擁護的,所以以辯證評論型答題會更為全面,而且這個政策不存在明顯錯誤,也就沒有什么深層次的問題,所以不必 按照否定觀點型的思路答題。
【題目】一名80歲的老人在杭州“假摔”已達9年之久,被人們稱為“老摔哥”。對于老人長期的假摔行為網友相當憤慨,對此你怎么看?
【答題要點】
對于題目中所述的“老摔哥”的這一現象,反映出當前存在的一些社會道德問題,引人深思,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讓我們先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一是社會上部分人道德品質差,利用了善良人的仁慈之心行騙,其行為是可恥的;
二是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給這些人鉆了空子,加上政府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懲治措施,導致該惡劣行為存在了九年;
三是由于一些不良行為的不斷發生,導致社會風氣下滑,部分民眾對此類行為和現象已經日漸冷漠,很多人的想法是即不參與也不監督,由此也縱容了更多不道德行為的發生。
其次,這種行為已經帶來了一些不良的社會影響:
一是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影響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信任,長此以往,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二是由于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也會影響了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因 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制止這種行為,必要時要依法嚴懲;同時也要多樹立一些正面的榜樣,加大宣傳的力度,懲惡揚善;老百姓也不要因此而 放棄行善的傳統美德;社會各界也要關注道德建設,唾棄不道德的行為,讓這些不良份子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還社會一個健康、和諧的道德環境。
【點評及注意事項】
該 題是一道涉及社會道德的問題,答題要點要注意把握度,雖然現在**的社會**風氣確實不太好,但是在考場上,要答得委婉,切不可太絕對,比如有些考生會提 到“世風日下”,“道德滑坡嚴重”等比較絕對的詞語,這樣就不太符合主流的定調。但為了使要點更加全面,答案更加完整,又不可不提及,所以必須要用比較委 婉的詞語,或者強調背景,給自己的論點找到充分的理由。
【題目】近日,河南、廣東等地提出取消農民工稱謂,鼓勵外來務工人員融入社會。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要點】
題目中所述的河南、廣東等地提出取消農民工的稱謂,我認為是一種積極的做法,具體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 先,這些地方之所以取消農民工的稱謂,一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政府的執政理念也在發生轉變,公眾的素質也日益提升,關心、尊重外來務工人員是各地 政府和市民的義務和責任;二是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的貢獻,加上近年來的“用工荒”,更加凸顯出他們的重要性,因此政府不得不更加重視,比如武漢 每推薦成功一名工人獎勵2000元;三是“農民工”的稱謂容易造成外來務工人員的自卑心理,使他們更難融入城市社會,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其次,政府的這種做法,具有非凡的意義,一是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執政理念,體現了社會進步;二是這種做法可以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歸屬感及存在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用工荒”的問題,有利于城市的建設;三是這種做法,可以使外來務工人員更加容易融入社會,消除本地異地的差異,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因 此,政府部門要切實關愛外來務工人員,不要僅停留在口號上,要真正把他們和本地人一樣對待,特別是要讓他們平等地享受到社會公共資源,比如解決他們的戶口 問題、子女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才會在我們的城市里扎根,為城市化的進程貢獻力量,共建和諧社 會。
【點評及注意事項】
該題的做法肯定是好的,所以判斷為肯定觀點型,但是有兩個技巧需要注意:
一 是在鋪墊時,大部分同學答得太多,特別是把要點答了出來,比如:“……取消農民工的稱謂,是政府以人為本的積極做法,可以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歸屬 感……”,像這樣在開頭就把要點說了,那等會在答要點時說什么呢?所以答題時要注意“藏”的技巧,鋪墊的內容基本都是比較抽象和空洞,不必把要點答出來。
二 是肯定觀點題的一般思路是闡述其積極意義,但僅僅這樣答題,內容偏少,因此在答意義之前,適當闡述一下這種做法的背景,或者為什么會這么做,可以使內容更 加豐富。比如浙江省曾經出過“談談你對學雷鋒的看法。”如果僅從學雷鋒的正面意義去答題,會很吃力,且內容很少,如果通過“為什么要重新學雷鋒?”進而想 到當前的社會風氣等,甚至可以舉正反面的例子,比如老人摔倒沒人扶,有人冒著生命的危險救孩子等,那答題內容就豐富許多,不至于那么單調和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