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簡介
目前服務機器人已經(jīng)應用于各行各業(yè),但多為華而不實。本課程介紹了機器人如何真正改善生活、服務社會,機器人正在不斷向人類的感知包進行進化,必須實現(xiàn)感知包的感知、認知和決策。同時以烏鴉喝水為例,講解如何研究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深度學習要研究可解釋性的問題,即機器人學習是和環(huán)境交互過程當中從感知到行為,再從行為到感知的認知過程。認知學習過程包括:傳感器要主動、機器人要具備所有傳感器和機器人的發(fā)育。同時講解了如何將視覺與觸覺結(jié)合進行聯(lián)合感知、偏好學習等方面的內(nèi)容。講師介紹
孫富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
孫富春,男,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智能技術與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機器人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指導專家組成員。研究領域: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機器人主動感知與操作。主要著作:合著《機械手神經(jīng)網(wǎng)絡穩(wěn)定自適應控制的理論與方法》。代表論文《Special issu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The direct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the singularly perturbed model with the unknown consequence》《An unbiased LSSVM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等。社會兼職: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認知系統(tǒng)與信息處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tǒng)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IEEE控制系統(tǒng)協(xié)會智能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刊物《CognitiveComputation and Systems》主編,國際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 on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Mechatron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IJCAS)》副主編或領域主編;國內(nèi)刊物《中國科學:F輯》和《自動化學報》編委。所獲獎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獎(2004)、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科學技術獎創(chuàng)新獎和進步獎一等獎各一項、教育部和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各一項、韓國第十八屆Choon-Gang國際學術獎一等獎等。
報名學習
報名網(wǎng)址:http://www.axsbyw.cn/about/about/36.html
報名表下載:“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學員報名表”
專業(yè)技術人員根據(jù)需要報名,請?zhí)钔?ldquo;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學員報名表”,將報名表發(fā)送到指定郵箱(gdrsrc@163.com)。報名成功后,專業(yè)技術人員獲取學習賬號并完成在線課程學習、通過在線考試后,可獲得本年度的繼續(xù)教育學時證明;
報名及繳費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直接撥打客服電話。
聯(lián)系人:吳老師
電話:13928999953
QQ:4877298
微信:gdrsrc
郵件:gdrsrc@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