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平均1個護理員服務近10個老人
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于供給的總趨勢。但不可忽視的現狀是從業人員素質低、收入低,導致整體水平低。據悉,目前養老院平均1個護理員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員缺乏,未來養老護理員可謂吃香。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介紹,現在全國有200多萬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是工作人員只有37萬,37萬人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服務量非常大。護理員工作是24小時服務,1個護理員平均下來差不多要服務近10個老人,很多是失能、失智老人。從日常生活照料的角度來看,吃喝拉撒都得管,是一個又臟又累壓力又大的工作,但他們的工資報酬并不高。在疫情發生前,全國的養老院已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
護理員和護士的區別
護理員工的作目的是看護病人,并幫助他們更好的恢復病情。而護士一般都學習過護理員的工作,他們同樣也會在醫院做類似的工作,同時他們還要學習病情速記、搶救急救等事物。
養老護理員工資多少?
養老護理員大部分是臨時工,低待遇、低薪水已是不爭的事實。就全國而言,養老護理員月平均工資低的僅有1000至2000元。
護理員崗位的工作內容都包括哪些?
①搬抬轉運:利用平車、病床或輪椅等輔助設備,協助病人完成住院期間所需的各項治療或檢查。
②送標送檢:根據醫囑,負責標本和化驗單的取送等。
③ICU和急診護理:在注冊護士指導下,完成對病人的生活護理和簡單的基礎護理以及病房的清潔消毒工作。
養老護理員發展前景
養老護理員是按照國家勞動社保部制定的養老護理員職業標準,"對老年人生活進行照料、護理的服務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四個級別,不同級別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需經過專業培訓才能參加考試取證和上崗。
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進職業院校擴大養老護理人才培養。2017年,醫藥衛生類畢業生41.8萬人,公共服務和管理類畢業生4.4萬人。在護理養老服務和管理中醫養生保健醫學營養、臨床醫學等專業方面共新增了10家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并建設了職業教育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的教學數據庫。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持證率低于50%,且初級養老護理員占持證人員的70%以上,養老從業人員呈現社會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和流動性高、職業風險高、年齡偏高的“三低三高”現象。除少數經濟較發達城市,絕大多數城市沒有為護理員上五險一金,致使多數護理員有“臨時”思想,缺乏職業歸屬感。然而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全社會的共同愿望。養老,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面臨的問題。有機構推算,目前對養老護理員的缺口近千萬人。但與此同時,養老護理員難招難留卻成為養老機構存在的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