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背景資料
某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45000m2,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一層,地上十二層,層高5m,抗震等級一級,內墻裝飾面層為油漆、涂料,地下工程防水為混凝土自防水和外卷材防水。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項目部按規定向監理工程師提交調查后HRB400EΦ12鋼筋復試報告。主要檢測數據為:抗拉強度實測值561N/mm2,屈服強度實測值 460N/mm2,實測重量0.816kg/m(HRB400E Φ12 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400N/mm2,極限強度標準值540N/mm2,理論 重量0.888kg/m)。
事件二:五層某施工段現澆結構尺寸檢驗批驗收表(部分)如下:

事件三:監理工程師對三層油漆和涂料施工質量檢查中,發現部分房間有流墜、刷紋、透底等質量通病,下達了整改通知單。
事件四:在地下防水工程質量檢查驗收時,監理工程師對防水混凝土強度、抗滲性能和細部節點構造進行了檢查,提出了整改要求。
問題:
1.事件一種,計算鋼筋的強屈比、屈強比(超屈比)、重量偏差(保留兩位小數),并根據計算結果分別判斷該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2.事件二中,指出驗收表中的錯誤,計算表中正確數據的允許偏差合格率。
3.事件三中,涂飾工程還有哪些質量通病?
4.事件四中,地下工程防水分為幾個等級? 1級防水的標準是什么?防水混凝土驗收時,需要檢查哪些部位的設置和構造做法?
(二)參考答案:
1、事件一中,強屈比=抗拉強度/屈服強度=561/460=1.22,小于1.25,不符合要求;
超屈比=屈服強度實測值/屈服強度標準值=460/400=1.15,小于1.3,符合要求
(試題中將兩個概念屈強和超屈比(超強比)兩個概念混淆了,其實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超屈比和超強比是一樣的))
重量偏差=(0.888-0.816)/0.888=-0.08,不大于8%,合格(GB50204-2002,2011版表5.3.2-A)
2、事件二中錯誤之處:缺:層高大于5米,允許偏差10mm。
表中允許偏差合格率分別為:基礎80%、柱梁墻70%、剪力墻80%、層高垂直度70%、標高層高80%(GB50204-2002,2011版表8.3.2-1)
3、涂飾工程還有下列通病:泛堿、咬色、疙瘩、砂眼、漏涂、起皮和掉粉。(P245)
4、地下防水共分為四個等級,其中1級防水標準是: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
防水混凝土驗收時需要檢查的部位: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
(三)
背景材料
某新建站房工程,建筑面積56500m2,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框架結構,建筑總高24米。總承包單位搭 設了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度25面米),在施工過程中有大量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面,結果發生了腳手架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人輕傷,直 接經濟損失600多萬元。事故調查中發現下列事件:
事件一:經檢查,本工程項目經理持有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和安全考核資格證書,電工、電氣焊工、架子工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事件二:項目部編制的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文件中,僅包含有重大危機源的辨識、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工廠選址和土地使用規劃等內容,調查組要求補充完善。
事件三:雙排腳手架連墻件被施工人員拆除了兩處;雙排腳手架同一區段,上下兩層的腳手板堆放的材料重量均超過3kN/m2。項目部對雙排腳手架在基礎完成后、架體搭設前,搭設到設計高度后,每次大風、大雨后等情況下均進行了階段檢查和驗收,并形成書面檢查記錄。
問題:
1. 事件一種,施工企業還有哪些人員需要取得安全考核資格證書及其證書類別?與建筑起重作業相關的特種作業人員有哪些?
2. 事件二中,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還應有哪些組成部分?
3. 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處;手腳架還有哪些情況下也要進行階段檢查和驗收?
4. 生產安全事故有哪幾個等級?本事故屬于哪個等級?
(三)參考答案:
1、事件一中,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A證)、安全負責人、機械管理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C證);與建筑業有關的特種作業人員還有:起重機安拆工、起重機械司機、起重機司索工、起重信號工。(P279)
2、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還包括:重大危險源的評價;重大危險源的安全報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重大危險源的監察等內容。(P253)
3、事件三不妥之處有:
(1)雙排腳手架連墻桿被施工人員拆除了兩處。理由:雙排腳手架連墻桿在施工過程中不能拆除
(2)雙排腳手架同一區段上下兩層堆放材料均超過3KN/m2。理由:根據JGJ_130-2011中4.2.3規定,當在雙排腳手架上同時有2個及以上操作層作業時,在同一個跨距內各操作層的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總和不得5.0 kN/m2。
(3) 腳手架以下情況下需要進行階段檢查和驗收:
(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每搭設完6一8m高度后;
(4) 達到設計高度后;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
(5) 停用超過一個月。
4、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個等級。本事故1人死亡、4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600多萬元,屬于一般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