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后簡稱報告)集中全黨智慧、凝聚全黨意志、順應人民期待、體現人民意愿,是我們黨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報告經過深入調研、反復修改、仔細推敲、精心打磨,堪稱中國當代公文精品。作為機關工作人員,不僅要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而且要悉心領悟報告寫作藝術,不斷提高公文質量。下而,就報告的寫作藝術,談點粗淺認識,以期拋磚引玉。
黨政機關公文精品—黨的十九大報告寫作藝術賞析
一、登高望遠主題深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是報告的精髓。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這68個字,高瞻遠矚、立意深遠,明確回答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的重大問題,對我們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宣示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8個字就開門見山、要言不煩地闡明了不忘初心的極端重要性。緊接著深入淺出、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既言簡意賅地說清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又畫龍點睛地講明了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作用。
二是宣示了我們黨始終高舉的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旗幟。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始,歷屆全國黨代會都高舉這而鮮艷的旗幟,都在重申走這條強國富民的光輝道路。中國共產黨高舉這面偉大的旗幟,向世界鄭重宣示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守,彰顯了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決心。
三是宣示了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目標決定方向,目標凝聚力量,目標激發動力。奮斗目標清晰明確,向人民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向世界展示出全球第一大政黨愈加自信和愈發強大,顯示出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和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奮勇前行。
二、不落窠臼結構簡
報告在結構設計上采用逐次展開的并排序列,沒用"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今后五年工作的安排"兩大板塊的常用模式,避免了今后的主要工作淹沒在一級標題"今后五年工作的安排"中。報告雖然是3萬余字的鴻篇巨制,但是僅有兩個層次,結構簡單,內容勻稱。現在有的人寫文章、作報告,生怕讀者看不清、聽眾搞不懂,大標題不是小標題,小標題里套小點點,就如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里批評的那樣,"甲乙丙丁,開中藥鋪"。
總觀報告,并列呈現為13個部分。先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緊接著深刻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鮮明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木方略;然后科學規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依次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9個方面的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勾畫行動藍圖。整個結構層次簡明、脈絡清晰,承前啟后、文氣貫通。報告雖然洋洋灑灑3萬余字,但是不顯冗長繁雜。雖然眾人參與、數易其稿,但是剪裁得體,沒有拼湊痕跡。
細研報告,材料組織和表現形式靈活多樣。內容多就層層剝筍、條分縷析,內容少就按序推進、一氣呵成。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10個方而成就沒有直接分層,而是在每段首句采用"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而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結果句表述,既充分展示了亮點、體現了特點,又給人以言簡意賅、干凈利落的簡潔美。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深入淺出地回答了這一時代課題。"八個明確"環環相扣、邏輯嚴密,從理論層而回答了"是什么"的問題,"十四個堅持"簡明扼要、堅定有力,從實踐層而回答了"怎么辦"的問題,凸顯了報告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對于內容相對較少的第十部分"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而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第十一部分"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就沒有再分層次,而是依靠內在的邏輯順序起承轉合、有機相連,同樣讓人感到流暢自然、渾然一體。其中多數段落簡短精煉、言簡意豐,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能簡則簡、能短則短,不拖泥帶水,不無病呻吟。
三、入腦動心語言美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報告之所以能引起強烈共鳴、產生巨大反響,在于其不僅有深邃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新舉措,而且文風實、語言美,讓人經久難忘、回味無窮。
一是順民意。黨只有時刻想著人民,人民才能真心擁護。據統計,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203次,把對人民福社的熱情關注、把對人民期待的積極回應,傾注于字里行間,顯示出語言的人性美。提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民生保障覆蓋每個人生命全周期;強調"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強化國家對人民合法權益的全面保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等樸實無華的話語,情真意切、具體實在,反映了社會的需求,道出了人民的心聲,讓老百姓聽得心里熱乎乎的。
二是接地氣。報告高屋建瓴但不居高臨卜;思想深邃高遠,但不晦澀難懂。報告里很多語言通俗樸實、蘊含哲理,生動活潑、親切自然,于平淡中見神奇,顯示語言的樸素美。比如,"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旗幟鮮明地指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通俗易懂地說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充滿艱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具體明確地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形象生動地闡明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深入淺出地講清了人民民主的真啼;"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既讓軍人熱血沸騰,又對全民進行了一次國防教育,等等。這些很接地氣的大白話,聽得懂、記得住、傳得開,令人耳目一新。
三是重提煉。報告在標題和內容上不刻意追求工整對仗,但是對一些要求原則,能精心提煉、高度概括,顯示出語言的精煉美。例如,"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等等。這些語言短小精悍、簡潔凝練,精辟深刻、朗朗上口,具有很好的音韻之美和很強的節奏之感。
四是有力量。在習近平總書記近3個半小時的報告中,贏得了70多次掌聲。這掌聲既是黨心和民意的表達,又是信心和力量的彰顯。"全黨要堅定信心、奮發有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這些話語就像擂響的戰鼓、吹響的號角,充滿強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激勵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斗志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