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194,少妇毛茸茸旺盛,久久看av,一级持黄录像免费观看,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久久久大尺度,欧美伦理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视频

關于做好2024年度東莞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時間:2024-12-27 09:53來源:廣東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 點擊:
各有關單位、個人: 為做好2024年度我市職稱評審(含初次職稱考核認定)工作,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24〕29號)及有關規定,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個人申報 (一)申報范圍 1.符合申報
  

各有關單位、個人:

  為做好2024年度我市職稱評審(含初次職稱考核認定)工作,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24〕29號)及有關規定,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個人申報

  (一)申報范圍

  1.符合申報條件和相關政策規定,在我市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人員。

  2.公務員、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二)申報時間

  屬我市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含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范圍職稱(以下簡稱市評職稱)的首次申報時間,原則上為2025年1月1日至2月28日,具體安排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委會)組建部門(附件1)通知為準。

  其他不屬我市各評委會評審范圍職稱(以下簡稱送省評審職稱)的申報時間,以省有關評委會通知為準。

  (三)申報條件

  1.申報職稱評審的,應符合我省各系列(專業)職稱評價標準規定的申報條件(可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的“資格條件”欄目查閱)。申報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的,應符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及配套規定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33號)的《廣東省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規定》(可通過“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搜索查閱)。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申報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

  2.申報評審中級以上(含中級)職稱的,應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要求,提供2024年度《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申報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的,對繼續教育條件不作要求。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可根據實際自主確定年度要求。

  3.除法律法規對學歷要求有規定的系列(專業)外,在我省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四)申報途徑與申報材料

  1.市評職稱的申報人,應通過“東莞市專業技術人才服務系統”(https://dghrss.dg.gov.cn/jsrc/login2.jsp)進行網上申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高校教師職稱、黨校教師職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中小學教師職稱、技工學校教師職稱、體育專業人員職稱、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除外),待網上申報審核通過后再向相應的職稱申報點(附件2)報送紙質材料。

  2.送省評審職稱的申報人,應在其申請經我局同意后再向省有關評委會報送材料。

  3.申報人應通過其所在單位申報,并按規定程序(附件3、附件4)報送材料。其中,事業單位和公有經濟企業申報人的申報材料應經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蓋章后報送;非公有制組織、社會組織申報人的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審核蓋章后報送;自由職業者的申報材料可由人事代理機構、行業性社會組織或職稱申報點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后報送。

  屬勞務派遣的,可通過工作單位或勞務派遣機構申報。通過勞務派遣機構申報的人員,需由工作單位出具工作證明和業績成果證明,申報材料須經工作單位和勞務派遣機構雙方公示,再由勞務派遣機構審核蓋章后報送。

  4.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對照國家、省的職稱政策及相應資格條件,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附件5、附件6)。提交的業績成果材料、學術水平材料和證書證明材料應與申報表填報的內容逐一對應。如不對應,將影響評委會評審結果。實行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度。申報人在提交職稱申報材料時應同時簽訂個人承諾書,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等進行承諾,承諾不實的,3年內不得申報評審職稱。

  5.《廣東省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規定》沒有對初次職稱考核認定提交業績成果材料的類型、數量作硬性要求,各評委會應根據開展評審認定需求和行業實際在評審工作通知中確定業績成果材料推薦目錄供申報人對照參考。

  (五)有關政策

  1.對于2021年度及此后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9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對于通過考試取得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粵人社規〔2020〕33號文出臺前通過初次專業技術資格考核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考試和認定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對于粵人社規〔2020〕33號文出臺后通過職稱評委會評審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對于全面實行評聘結合的教育領域各系列職稱,其資歷年限計算按照相應標準條件規定執行。

  2.對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7日粵人社規〔2020〕33號文研究制定期間,已通過評審、初次專業技術資格考核認定方式取得員級職稱的全日制大學專科(技工院校高級技工班畢業)學歷人員,或取得助理級職稱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仍可按照粵人社規〔2020〕33號文件有關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的渠道參加認定。

  3.專業技術人才轉換工作崗位后轉系列評審晉升的,應按規定先取得現崗位同層級職稱。申報評審現崗位同層級職稱時,資歷可從取得原系列低一層級職稱的時間起算,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后的相關業績成果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申報評審現崗位高一層級職稱時,資歷可從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的時間起算,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后的相關業績成果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

  4.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符合相關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應使用不同業績成果申報不同專業職稱。

  5.專業技術人才跨區域、跨單位流動時,其職稱按照評審管理權限重新評審或經職稱評委會辦公室確認后,方可申報高一層級職稱。

  符合《廣東省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的專業技術人才,取得首次職稱前,可按實際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直接申報評審相應檔次的職稱,不受資格條件中“學歷資歷條件、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業績成果條件和論文、著作條件”的具體數量和有關條款的限制,但需提供足以說明其專業技術工作能力、學術水平的業績成果材料(外文材料應提供中文譯文),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繼續教育條件不作為評審的必備條件。

  二、審核與受理

  (一)單位審核

  1.申報人所在單位要認真審查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并做好評前公示工作。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向申報人說明原因。

  2.申報人所在單位要按規定將申報材料,特別是《()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申報評審表三)》和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或單位網站首頁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應在單位相對固定的位置擺放,方便查驗。評前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受理投訴舉報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負責。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核查的,可先報送評審材料并如實注明,待核查結束后及時將結果報送相應評委會辦公室。 

  3.公示結束后,由單位人事(職稱)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評審申報表七)》和《()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申報評審表三)》上出具意見并加蓋公章,作為申報材料一并報送。 

  (二)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復核

  各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查,明確審查責任人,落實審核責任。根據職稱評審監管有關規定,對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計入失信檔案,作為以后申報評審職稱的重要參考。

  (三)評委會辦公室受理審核

  評委會辦公室應認真做好受理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評委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并及時書面告知申報人。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報條件;

  2.未使用規定表格;

  3.不符合填寫規范;

  4.未按規定時間和程序報送材料;

  5.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6.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情形。

  三、收費

  評審收費(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除外)按《廣東省物價局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粵價函〔2006〕629號)規定收取:初級職稱評審費280元/人,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費280元/人,中級職稱評審費450元/人,高級職稱評審費580元/人,高級職稱答辯費140元/人。不論評委會評審(含初次職稱考核認定)通過與否,所繳費用一律不予退還。

  四、評審

  職稱評審是按照評審標準和程序,對專業技術人才品德、能力、業績的評議和認定。經過個人申報、單位審核、主管部門審核和評委會辦公室審核等程序后,進入評委會專家評議和認定環節。評委會經過評議,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同意票數達到出席評審會議的評審專家總數2/3以上的方為評審通過。

  (一)評審時間

  各評委會原則上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專家評審。

  (二)評審標準

  評委會專家對申報職稱評審的按照我省各系列(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進行評審,對申報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的按照《廣東省初次職稱考核認定規定》進行評審。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

  (三)答辯

  對市評職稱,鼓勵評委會辦公室繼續實行答辯制度或創新評價方式,可根據申報人數自主確定全員答辯或按一定比例隨機抽取答辯人員名單。對申報材料準備不充分或有其他應參加答辯情況的人員,評委會辦公室應要求其參加答辯;未被抽中的申報人亦可主動提出答辯申請,經評委會辦公室同意后參加答辯。答辯內容主要圍繞申報人的工作經歷、業績情況、學術成果以及本行業本專業應知應會知識展開。答辯時間約每人10分鐘。評委會辦公室應在評審會議召開前至少3天通知答辯人員。答辯人員應持有效身份證件按要求參加答辯,不參加答辯的視同評審不通過。

  五、公布評審結果

  評委會辦公室要及時公布評審結果。對評審不通過人員要發出《評審結果通知書》;對評審通過人員要做好評后公示工作。

  六、審核確認評審結果與發證 

  (一)評委會辦公室應在公示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我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其中,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結果由單位自主審核確認,報我局備案。

  (二)評審結果經審核確認或備案通過后,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制作電子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才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本人證書。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其《廣東省職稱評審表》或《廣東省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申報表》應及時放入個人人事檔案長期保存,如有丟失,將不予補辦。

  七、評審組織要求

  (一)加強評委專家管理

  市各評委會要按照國家和省評委會專家庫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調整評審專家,并報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新入庫的評審專家需經評委會組建單位組織培訓后,方可從事職稱評審工作。

  (二)優化評審服務

  粵人社規〔2020〕33號文沒有對初次職稱考核認定“對口或相近”專業作出細化,各評委會應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在評審工作通知中確定專業目錄或明確判斷依據。要加強工作人員培訓,提高申報材料審核的時效性,向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提供準確的政策解答和優質的服務。

  (三)提高職稱評審質量

  各評委會要按照國家和省評審有關規定認真開展評審工作,堅持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結合本行業人才特點和成長規律,進一步創新評價方式,對申報人的品德、能力、業績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審質量,確保公平公正。評委會辦公室要及時做好評審結果公示工作,公示期不少于5 個工作日。

  八、紀律要求

  (一)嚴肅評審紀律

  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各單位要按照省職稱政策要求,認真做好本鎮(街)、本行業、本單位申報工作,嚴格按照各系列(專業)的申報條件審核材料。評委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優化完善評審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執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

  (二)加強監督管理

  我局將針對評審過程中反映突出、易發多發的違規問題,綜合采取抽查巡查、復查倒查、質量評估、專項整治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評審條件公開、評審材料審核、評委專家抽取、評審結果公示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抽查,把公開、公平、公正要求貫穿評審全過程,嚴防“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等行為。

  各評委會辦公室要落實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要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評審違規違紀行為及時核實調查、報告結果。

  (三)壓實工作責任

  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弄虛作假行為追究責任。各評委會不得擅自擴大評審范圍,不得降低評價標準條件,不得違反評審程序規定。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將暫停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九、其他要求

  (一)加大職稱評審監管力度

  今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著眼加強職稱評價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推動構建政府監管、單位(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職稱評審監管體系。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結合實際完善監管制度機制,提高監管實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根據群眾來信來訪、網民留言、投訴舉報等反映的問題線索,聯合省行業主管部門適時對評審單位進行檢查。同時,結合評委會備案、評審結果備案、職稱評審工作總結等日常工作情況,選取部分評審單位開展質量評估,對評估質量較低的評審單位給予提醒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并列入下一年度重點監管對象。我局將會同行業(業務)主管部門加強對本市職稱評審的監管。

  (二)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入縣下鄉”職稱激勵政策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健全完善引導和激勵專業技術人才向縣域流動的職稱傾斜政策體系。

  要貫徹落實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有關加快培育鄉村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的部署要求,切實抓好基礎教育、衛生、農業等重點領域基層職稱傾斜政策落實。要縱深推進縣以下基層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試點,落實落細本地區具體實施方案,單獨制定試點專業的基層職稱評審條件,適當放寬學歷、科研要求,重點考察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業道德、實踐能力、工作業績、任務完成情況、群眾認可度等。試點評審工作應于2024年12月底前完成。

  根據《關于進一步鼓勵引導人才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19〕35 號)精神,在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民族地區連續工作 4 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中級、高級職稱時,任職年限可在現行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或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基礎上放寬1年。對于參加省內教育、醫療衛生、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在縣域對口單位相應專業技術崗位服務或工作1年以上的,在晉升高級職稱時優先推薦、優先評審。

  (三)進一步完善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

  進一步暢通大灣區內地港澳專業人才職稱申報渠道。在我省工作的外籍和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我省各系列、各專業職稱。其中,對于在我市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以及引進到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干的外籍或港澳臺專業人才,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可直接申報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取得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后首次申報評審職稱,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分別滿10年、7年和2年的,符合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分別滿15年、12年和7年的,符合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直接申報正高級職稱。對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繼續教育不作要求,其在港澳臺或國外工作期間的專業技術工作經歷作為有效工作經歷,取得的業績成果、公開發表的論文著作等,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和學術成果。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四)認真組織實施“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

  全面梳理總結“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工作情況,進一步拓寬專業領域,擴大人員范圍,優化評價機制,不斷提高評審質量。認真組織開展2024年度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壯大鄉村專業人才隊伍。

  根據《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22〕5 號)要求,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工作由省相關高級評委會負責開展。專業技術人才應按規定程序申報,經我局審核后,報送省相應評委會。

  (五)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服務

  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全覆蓋、可及性、均等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職稱社會化評價功能,大力開發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根據《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我省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申報評審的程序、標準、辦法、證書等各方面,享有與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平等的權益,履行同等義務。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不與人事檔案管理掛鉤,一般在勞動關系所屬的法人單位所在地參加職稱評審,由工作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派駐省內其他地區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由法人單位委托并經派駐地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后,可在派駐地申報職稱評審。

  不斷健全職稱申報兜底機制,進一步完善職稱申報點體系,充分發揮職稱申報點兜底服務功能,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

  (六)按時保質完成年度職稱評審

  各評委會、有關單位要按照本通知工作部署組織開展2024 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原則上應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職稱評審。高校、科研院所等自主評審單位的評審時間安排原則上應與本通知工作部署保持一致。對遲遲未開展職稱評審、對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造成不良影響的職稱自主評審單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聯合省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通報,情節嚴重的收回職稱評審權限。

  (七)持續優化職稱評審環境

  我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將加強對所屬評委會及其辦公室的檢查和指導,督促規范評審工作程序、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力度整治職稱評審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各評委會及組建單位不得指定或委托營利性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開展職稱評審服務工作,不得收取粵價函〔2006〕629號文規定的職稱評審費以外的“服務費”“代辦費”等費用。請廣大專業技術人才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評委會組建單位開設的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權威信息發布平臺了解政策要求,勿輕信網上“代辦”“包過”等虛假信息。

  “廣 東 省 專 業 技 術 人 才 職 稱 管 理 系 統 ” ( 網 址 :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是廣東省職稱證書的唯一省級管理平臺,全省職稱證書通過平臺統一生成、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平臺的個人賬號應由專業技術人才本人注冊、使用和保管,出現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核心關鍵信息錯漏、“人照不一”等情況的,原則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不予更改。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省現行職稱改革政策執行。如遇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附件:1.東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一覽表.doc  

2.東莞市職稱申報點一覽表.doc

3.市評職稱申報流程 .doc

4.送省評審職稱申報流程.doc

5.職稱評審申報材料參考目錄.doc

6.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申報材料參考目錄.doc

7.職稱申報誠信承諾書.doc

8.關于2024年度職稱評審具體工作的政策問答.doc

 

 

 

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12月17日

文章標簽: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繼續教育
------分隔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悠亚| 久久一二区|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综合视频| 人人澡超碰碰97碰碰碰|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白人| 久久精视频| 99er热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91| 一区二区在线精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合久| 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手机在线| 激情久久影院| 福利片91| 91高跟紫色丝袜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91| 国产一区二区大片| 91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性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超碰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99|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6| **毛片免费| 9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天堂av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亚州精品国产|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午夜黄色网址|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优势 |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 91黄在线看 |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欧美黄色一二三区|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精品日韩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国产网曝瓜|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夜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gg| 欧美乱妇在线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91| 少妇自拍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激情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精美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午夜玫瑰园| 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91久久久| 69精品久久| 日韩午夜三级| 午夜wwwww| 人人要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欧美日韩亚洲三区| 国产色午夜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99中文字幕| av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小说| 久久免费视频99| 久久91久久久久麻豆精品|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婷婷六月| 久久精品com| 欧美一级不卡| 久久一二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