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招生入學測試
《大學語文》專科起點本科復習題
《大學語文》專科起點本科復習題
一、判斷題。
1.《漁父》為屈原所作,其中“父”,同“夫”。 ( )【錯】2.“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此句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 ) 【對】
3.在“愿無伐善,無施勞”中,“伐”是攻打的意思。 ( ) 【錯】
4.婉約派是宋詞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辛棄疾、李清照等。( ) 【錯】
5.賦比興是中國古代詩歌集《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 ( ) 【對】
6.“時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此句中“就之”是指拜訪他。 ( ) 【對】
7.《白玉苦瓜》的體裁是詩歌,作者是余光中。 ( ) 【對】
8.《前赤壁賦》的體裁是詞,作者是蘇東坡。 ( ) 【錯】
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 ) 【對】
10.“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此句中“窮”是指貧窮。 ( ) 【錯】
11. 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中,“懷”是懷抱的意思。( ) 【錯】
12.《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 ( ) 【對】
13.《項鏈》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短篇小說。 ( ) 【錯】
14. 《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的是比興手法。 ( ) 【對】
15. 《前赤壁賦》的體裁是詞,作者是蘇東坡。 ( ) 【錯】
16.杜麗娘由情而死,由情而生,情節奇幻,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表現了湯顯祖超越生死的愛情觀。 ( )【對】
17. 《漁父》為屈原所作,其中“父”,是父親之意。 ( )【錯】
18. 婉約派是宋詞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 ( ) 【對】
19.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又稱“詩三百”。 ( ) 【對】
20.“詩經的“六義”是指賦、比、興、風、雅、頌。 ( ) 【對】
21.《哈姆萊特》體裁是戲劇,作者是莎士比亞,其國籍是法國。 ( ) 【錯】
22.《絕對信號》作者高行健是華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 ( ) 【對】
23.“三蘇”是指蘇軾、蘇洵、蘇轍。 ( )【對】
24.《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期劉義慶編撰的論文集。 ( ) 【錯】
25.“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李白近體詩《將進酒》中的名句。( ) 【錯】
26.《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劉義慶,是六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 ( ) 【錯】
27.《搜神記》的作者是干寶,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 ) 【錯】
28.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情緣被認為是“木石前緣”。 ( )【對】
29.《前赤壁賦》主要運用了“主客對話”的形式來闡明作者的觀點。 ( )【對】
30.《白玉苦瓜》用苦瓜來象征“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 )【對】
31.豪放派代表人物為蘇軾和辛棄疾,又稱“蘇辛”。 ( )【對】
3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出自辛棄疾《定風波》。 ( ) 【錯】
33.“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出自陳鴻的《長恨歌》。 ( ) 【錯】
34.李杜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雙璧,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 。 ( )【對】
35.張若虛,一生留下兩首詩,被評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 )【對】
36.《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文學性最強的說理散文。 ( )【對】
3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出自宋玉的《漁父》。 ( ) 【錯】
38.《漁父》反映兩種人生態度:其一,佯狂玩世,逃避現實, 茍且偷安,保全性命;其二,明辨是非,寧死不屈,決不同流合污, 濟世濟民。 ( )【對】
39.“楚辭”是一種詩體,是《詩經》以后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錯】
40.《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中的“大海”、“春”、“花”等意象表現了海子“對生命的熱愛”。 ( )【對】
二、單選題。
1.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位偉大詩人是( )A.宋玉 B.屈原
C.陶淵明 D.謝靈運
【答案:B】
2.“將進酒,杯莫停”。加橫線詞的意思是( )
A.請 B.將要 C.拿出 D.請求
【答案:A】
3.“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加橫線詞的意思是( )
A.覺悟 B.睡覺 C.蘇醒 D.醒來
【答案: D】
4.被評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是( )
A. 《春江花月夜》 B. 《將進酒》 C.《長恨歌》 D. 《白玉苦瓜》
【答案: A】
5.《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中的“大海”、“春”、“花”等意象表現了海子( )。
A.對生命的熱愛 B.對彼岸世界的追求
C.因物質匱乏而產生幻想 D.臨死前的夢幻
【答案: A】
6.《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的是( )
A.象征手法 B.比興手法
C.擬人手法 D.對比手法
【答案: B】
7.《葬花詞》的作者及其時代是( )
A.唐寅(明代) B.曹雪芹(清代)
C.林黛玉(清代) D、李清照(宋代)
【答案: B】
8.“落月搖情滿江樹”中的“搖”可以解釋為( )
A.搖動 B.晃動
C.帶動 D.牽動
【答案: D】
9.“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個名句出自( )。
A、《牡丹亭》 B、《長恨歌》
C、《紅樓夢》 D、《滕王閣序》
【答案: A】
10.“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葉浦上不勝愁。”這個名句出自( )
A.《牡丹亭·游園》 B.《長恨歌》
C.《春江花月夜》 D.《滕王閣序》
【答案: C】
11.《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是( )
A.風、雅、頌 B.賦、比、興
C.風、頌、賦 D.風、比、興
【答案: B】
12.關于《前赤壁賦》,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是( )
A.體裁是詞,作者是蘇東坡 B.體裁是散文,作者是白居易
C.體裁是散文,作者是蘇東坡 D.體裁是詞,作者是白居易
【答案: C】
13.“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加橫線詞的意思是( )
A.睡覺 B.睡著了 C.睡醒了 D.起來了
【答案: C】
14.賈寶玉與薛寶釵的情緣被認為是( )
A.木石前緣 B.金玉良緣 C.半生緣 D.前世姻緣
【答案: B】
15.“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加橫線詞的意思是( )
A.經濟貧困 B.無路可走 C.境遇艱難 D.盡
【答案: C】
16.被評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是( )
A. 《春江花月夜》 B. 《將進酒》 C.《長恨歌》 D. 《白玉苦瓜》
【答案: A】
17.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情緣被認為是( )
A.木石前緣 B.金玉良緣 C.半生緣 D.前世姻緣
【答案: A】
18.“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個名句出自( )。
A、《牡丹亭》 B、《長恨歌》
C、《紅樓夢》 D、《滕王閣序》
【答案: B】
19.“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這個名句出自( )
A.《牡丹亭·游園》 B.《長恨歌》
C.《春江花月夜》 D.《滕王閣序》
【答案: C】
20.“生存還是毀滅”這段著名獨白表現了哈姆萊特( )
A.復仇的決心 B.內心的苦悶
C.無比的悲憤 D.失戀的絕望
【答案: B】
21.《詩經》按照音樂的不同可分三類不同的詩歌是( )
A.風、雅、頌 B.賦、比、興
C.風、頌、賦 D.風、比、興
【答案:A】
22.以下作家不屬于唐代文學的“初唐四杰”是( )
A. 王勃 B. 楊炯 C. 陳子昂 D. 盧照鄰
【答案: C】
23.詩經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結構是( )
A.重章疊句,一唱三嘆 B.層層遞進
C.首尾呼應 D.賦、比、興
【答案: A】
24.孔子著名的教育觀“有教無類”是指( )
A.各階層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B.教育的內容不分類別
C.受過教育的人不必分類別 D.受過教育就不會成為敗類
【答案: A】
25.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詩歌在( )進入了全盛時期。
A.唐代 B.宋代 C.清代 D.漢代
【答案:A】
26.詩風豪邁飄逸的詩人是( )
A.白居易 B.李賀 C.李白 D.杜甫
【答案: C】
27.詩風沉郁頓挫的詩人是( )
A.白居易 B.李賀 C.李白 D.杜甫
【答案: D】
28.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歐陽修
【答案: A】
29.被稱為“詩鬼”的詩人是( )
A.皮日休 B.杜荀鶴 C、李賀 D.賈島
【答案: C】
30.“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柳詞”是指( )的詞
A.柳宗元 B.柳永 C.李清照 D.蘇軾
【答案: B】
31.蘇軾《前赤壁賦》采用的表達方式是( )
A. 先揚后抑 B.先抑后揚 C. 抑主揚客 D.抑客揚主
【答案: D】
32.下面不屬于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的是( )
A.蘇軾 B.蘇洵 C.蘇轍 D.蘇秦
【答案: D】
33.以下屬于清代長篇章回白話小說的是( )
A《金瓶梅》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紅樓夢》
【答案: D】
34.“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以下哪部作品的創作寫照?( )
A.《紅樓夢》 B.《儒林外史》 C.《金瓶梅》 D.《聊齋志異》
【答案:A】
35.從體例上來講,《西廂記》是( )
A.傳奇 B.雜劇 C.南戲 D.諸宮調
【答案: B】
36.《玉茗堂四夢》的作者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夢是( )
A.湯顯祖《牡丹亭》 B.湯顯祖 《南柯記》
C.高明《琵琶記》 D.洪昇《長生殿》
【答案: A】
37.我國第一部白話新詩集是( )
A、《女神》 B、《白色花》 C、《九葉集》 D、《嘗試集》
【答案: D】
38.將中國比做“最美最母親的國度”的鄉愁詩人是( )?
A、余光中 A、艾青 A、郭沫若 D、穆旦
【答案: A】
39.以下哪一首是鄉愁詩( )?
A、《贊美》 B、《白玉苦瓜》 C、《土地》 D、《北方》
【答案:B】
40.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 )
A.歐陽修 B.韓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答案:A】
三、多選題。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句中加橫線的詞解釋正確的是( )A.屈原既放 放:流放
B. 形容枯槁 形容:好像
C. 何故至于斯 斯:這
D.是以見放 見:被
E.是以見放 是以:這是因為
【答案:ACD】
2.以下對浮士德形象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浮士德是一個理想的探求者。
B. 浮士德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經歷了書齋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
C. 浮士德可說是一個象征性的藝術形象,歌德是將他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
D.浮士德走出陰暗的書齋,走向大自然和廣闊的現實人生,體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覺醒、否定宗教神學、批判黑暗現實的反封建精神。
E.浮士德與瑪甘淚的愛情悲劇,則是對追求狹隘的個人幸福和享樂主義的利己哲學的反思和肯定。
【答案:ABCD】
3.“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句中加橫線詞解釋正確的是( )
A.盍各言爾志 盍:何不
B. 盍各言爾志 爾:罷了
C. 愿無伐善 伐:夸耀
D.無施勞 施:表白
E.老者安之 安:安全
【答案:ACD】
4.對《長恨歌》主題的理解幾種代表性的說法是( )
A.諷刺說:諷刺了唐玄宗貪色誤國,造成了國家的災難和自己的悲劇。
B. 愛情說:詩歌描寫且歌頌了李楊生死不渝的愛情。
C. 雙重主題說:前為諷刺,后為同情。
D.記史說:為了記敘安史之亂前后的一段歷史。
E.神話說:為了渲染李楊之間故事的神話色彩。
【答案:ABC】
5.以下對《項鏈》的理解正確的是( )
A.《項鏈》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B. 年輕時的瑪蒂爾德確實具有很強的虛榮心,但隨著情節的發展,瑪蒂爾德命運的變化,作者對瑪蒂爾德的態度由微諷而轉向同情。
C. 瑪蒂爾德的悲劇并非只是性格悲劇,更根本地是社會悲劇。
D.作者對瑪蒂爾德的遭遇沒有絲毫地同情。
E.《項鏈》是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ABCE】
6.對《白色鳥》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小說情節的推進包含了一明一暗兩條線索。
B. 明線是少年寧靜、美好的生活。
C. 暗線是十年動亂的殘酷、荒謬。
D.以詩化的語言、明麗的意境,展現了一幅和諧、美麗、寧靜的鄉村圖景。
E.表現了“文革”殘酷的社會風雨中,兩個少年之間真摯、淳樸的感情。
【答案:ABCDE】
7.《臨川四夢》是指( )
A.《牡丹亭》 B.《南柯記》 C. 《紫簫記》
D. 《紫釵記》 E.《邯鄲記》
【答案:ABDE】
8.以下屬于朦朧詩派的詩人是( )
A.顧城 B.舒婷 C .徐志摩 D. 江河 E.北島
【答案:ABDE】
9.以下屬于曹禺劇作的是(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家》 E.《北京人》
【答案:ABCDE】
10.以下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歐陽修 B.賈誼 C.曾鞏 D.蘇洵 E.范仲淹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