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重大改革,作為“第一屆吃螃蟹”的考生,除了要復習6門學科,更遭遇來自填志愿的挑戰。
改革后的志愿該怎么填?對家長來說,要注意這五件事。
壹、不可盲目參考以往分數線填寫
2017的高考總分為660分,往年都是600分。因此往年的分數線已經不再適用。
可能有家長認為,那我換算一下,按照往年分數線乘以1.1,不就差不多是今年的線了嗎?
但家長們要注意的是,今年不僅僅是分值的調整,更有科目的變化。語數英三門依然是滿分150一門,往年分值150的加一科目,變成了分值各70的加三科目。因此不可簡單地按比例換算。
更何況,加三科目的分數,并不是原始卷面分,而是按等第制排名后折算所得。因此實際得分和考試成績間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
所以,往年的分數線,在分值上來說,參考價值并不大。
貳、文理科專業都要關注
不分文理,對所有考生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考生不僅可以更全面的學習各科知識,對自身綜合素養也是極大地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報考專業時,考生的選擇余地大大增多了。
往年那本《招生專業目錄》,文理科招生計劃是分開編的。通常考生只需要看前半本或者后半本。
但是今年新形勢下,如果大家們現在已經問上屆同學借來了去年的書,務必記得,前后都要看哦~
叁、注意加三選科的專業限制
雖然不再分文理,但是有部分專業對考生的選科還是有要求的。
通常來說,選了物理的同學,除了極個別文史類專業,基本能夠“通吃”。但理化生都沒有選的同學,可選范圍就比較有限了。
此外大家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個專業,不同學校對其的選考科目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同樣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交大的要求就是必須選考物理,而同濟則不限。所以大家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千萬不要想當然。
肆、報考院校的梯度要適當拉開
雖說平行志愿可以極大限度地避免考生錄取學校落差太大,但是大家在填報時還是要注意控制好各志愿的梯度,不要過于集中在某一檔次的學校。
按往年來說,高考共十個志愿,有1-2個是可以適當“沖”一下的,還有1-2個是用來“保底”的。
剩余的6-7個,從定位校依次往下填,各校間要有適當的分差,這樣如果前一校不錄,后一校至少能夠進較好的專業。
伍、注意一二本合并后院校格局的變化
在一二本合并之前,上海高校多年來基本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格局,九所211+華政這十所高校比較穩地占據了高考錄取分數線的前列。
2016年第一年合并,對高校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外貿、上理工、上師大、上海海洋等幾所原先在一本線上下的院校,變動較為明顯。
但2016屆學生畢竟是第一屆,在填志愿時可能還會受未合并時思維的影響。
2017屆考生作為第二屆“一二本”合并的考生,在填報時更加要充分考慮合并后的形勢以及可能的變化,及時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