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慈訓。幼而卓犖,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 周 師 定 淮 南 所 住 白 土 村 地 居 疆 埸 數 見 軍 旅 護 兒 常 慨 然 有 立功 名 之 志 及 開 皇 初 宇 文 忻 等 鎮 廣 陵 平 陳 之 役 護 兒 有 功 焉 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二千石,可謂兼美矣。”大業六年,車駕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節選自《北史·來護兒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B.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C.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D.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
B.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
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D.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來護兒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吳氏教誨,立下為國殺敵、求取功名的志向;長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氣英發。
B.來護兒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擁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聲名遠聞,屢受嘉獎;煬帝時,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職,上書請愿者達數百人。
C.來護兒直言勸諫,后被奸人殺害。他諫請煬帝停駕洛陽,不再遠游江都,引發煬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殺害他時,煬帝也沒有設法保護。
D.來護兒廉于財利,用兵極有謀略。他信守承諾,注重友情,輕視錢財,不置產業;善待士卒,處事嚴明,謀略多合兵法,部屬爭相盡力。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醉翁操【1】
蘇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蘇軾填詞。【2】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4.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 “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 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已然離世,所以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只能無以留存人間。
15.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師者, 。(韓愈《師說》)
(3)寧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離騷》)
(4) ,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 ,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第Ⅱ卷 表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