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智慧作業和考試答案(3)
時間:2014-06-17 16:02來源:廣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點擊:次
201.以鄭樵為代表的學者是從什么方面來解釋詩經的三種文體的?( A ) A.性質 B.功能 C.文本 D.語言結構 202.《詩經》主要由哪三種文體組成?( C ) A.風歌謠 B.風雅謠 C.風雅頌 D.詩詞曲 203.孔子最提倡用哪種
201.以鄭樵為代表的學者是從什么方面來解釋詩經的三種文體的?( A )
A.性質 B.功能 C.文本 D.語言結構
202.《詩經》主要由哪三種文體組成?( C )
A.風歌謠 B.風雅謠 C.風雅頌 D.詩詞曲
203.孔子最提倡用哪種方法來區分君子和小人?( B )
A.地位和財產 B.格局的大小,氣象的有無,眼界的高低,胸懷的寬狹
C.道德 D.三個都是
204.我們學習《周易》的目的是什么?( C )
A.學會占卜 B.避免災禍
C.提高自己的視野,品味,擴大自己的格局 D.通曉鬼神
205.儒家經典著作中保存相對完整,在先秦時期流傳相對較廣的是哪一部?( B )
A.《詩經》 B.《周易》 C.《春秋》 D.《論語》
206.人做事分為哪三個層面?( D )
A.勉而行之,能而行之,得而行之 B.利而行之,勉而行之,能而行之
C.利而行之,安而行之,能而行之 D.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
207.讀《周易》的最高的層面是什么?( D )
A.原道之書 B.休養之書 C.易變之書 D.占卜之書
208.《中庸》里講到的心性修煉有哪些方法?( A )
A.安命修道,慎獨自省,明心見性,勤學篤行
B. 慎獨自省,明心見性,勤學篤行,師法自然
C. 慎獨自省,明心見性,好學力行,師法自然
D. 明心見性,好學力行,師法自然,安命修道
209.中國古人在思考宇宙運動的時候認為宇宙產生這種運動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A )
A.宇宙是由陰和陽兩種物質組成
B. 宇宙星系之間有引力
C. 宇宙形體爆炸的結果
D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
210.我國古代能找到的最能表現溝通天地萬物的工具是什么?( C )
A.瓦片 B.龜甲 C.蓍草 D.銅錢
211.八卦中的“兌”位是與什么相對應的?( C )
A. kp B.風 C.澤 D.雷
212.商朝能夠統一中原全國除了會使用銅器之外還有什么原因?( C )
A.騎兵強大 B.發明了連弩 C.發明了車 D.發明了弓箭
213.按照對人的分類,我們大部分的人是屬于哪一類的?( C )
A.生而知之 B.學而知之 C.困而知之 D.迫而知之
214.中國哲學注重的是哪種變化?( B )
A.質變 B.量變 C.突變 D.易變
215.諸子之說形成一方面來源王官之學的下行,另一個方面是什么?( C )
A.政府的政策 B.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 C.讀書的普及 D.禮制的發展
21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務誰的?( B )
A.庶民 B.王室 C.士大夫 D.商人
217.按照章學誠《文史通義》的說法史官官職都有哪些?( D )
A.府史,內史 B.外史,太史 C.小史,御史 D.以上都是
218.德經相對于道經來說更多地體現在什么方面?( A )
A.不同屬性 B.不同禮 C.不同哲學 D.不同政治
219.五行之中代表“智”的是什么?( C )
A.金 B.木 C.水 D.kp
220.《國語》、《左傳》中引用的史官的話不是史官脫口而出的,而是什么?( C )
A.《詩經》里的話 B.國家的政策
C.是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名言 D.是自己學識的升華
221.宇宙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B )
A.太陽 B.道 C.地球 D.空
222.中國集權政治其實是什么和中國傳統官僚系統中行政資源的控制結合起來而形成的?( B )
A.道家無為而治 B.法家君權一統 C.儒家仁愛 D.墨家兼愛
223.當天下大亂的時候,往往先出來做事的人會得到怎么樣的結果?( A )
A.烈士,先驅 B.稱王 C.控制天下 D.被人唾棄
224.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起主導作用的學說是什么?( A )
A.經學 B.子學 C.佛學 D.心理學
225.黑格爾辯論法在古代中國被稱為什么?( C )
A.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B.客觀辯證法 C.樸素辯證法 D.德禮辯證法
226.中國社會的動亂發生的原因大都是因為什么?( D )
A.政治制度不合理 B.政治殘暴 C.文化矛盾激化 D.貧富不均
227.道家所思考的問題是由什么形成的?( D )
A.政治制度 B.哲學觀念 C.禮學傳統 D.歷史智慧積淀
228.運用大量物象、神話故事等,不在于說理的諸子典籍是哪一部?( A )
A.《莊子》 B.《道德經》 C.《韓非子》 D.《墨子》
229.我們之所以沒有達到逍遙,其原因是什么?( C )
A.有所恨 B.有所得 C.有所待 D.有所為
230.使社會安定,但是扭曲了人的自由自在的天性的是什么?( D )
A.幻想 B.仁愛 C.慈悲 D.理和法
231.在漢朝之后就流傳很少的學說是哪一派?( B )
A.法家 B.墨子 C.韓非子 D.荀子
232.莊子《大宗師》里講人類最好的老師是誰?( C )
A.圣人 B.神人 C.大自然 D.賢人
233.儒家對于人的分類最高的等級是哪一類人?( D )
A.神人 B.仙人 C.賢人 D.圣人
234.莊子《齊物論》的理論推導是什么?( D )
A.師法自然 B.道法自然 C.大道無形 D.道生萬物
235.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個特點,即在教義上都認為人是怎樣的?( A )
A.平等的 B.高尚的 C.惡劣的 D.卑微的
236.墨家學說源自哪里?( D )
A.自然 B.喪葬之禮 C.匠心 D.清廟之守
237.治理天下的兩個原則中除了順應民心之外另一個是什么?( C )
A.順應法律 B.順應哲學 C.順應傳統 D.順應自然
238.接受并追隨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A )
A.俠客和工匠 B.俠客和庶人 C.工匠和商人 D.商人和俠客
239.在戰國中期以前影響最大的是哪兩家?( B )
A.儒、道 B.儒、墨 C.道、法 D.法、儒
240.墨家“尚同、非樂、節葬”等思想和哪一學派的觀點相同?( C )
A.儒家 B.縱橫家 C.法家 D.道家
241.墨家“大同社會”的思想被哪個學派吸收了?( A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縱橫家
242.《墨子》這本書主要的內容分為幾個部分?( D )
A.2 B.3 C.4 D.5
243.《墨子》的十大主張中只有上篇的是哪個?( C )
A.兼愛 B.非攻 C.非樂 D.尚賢
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是一個階層,而變成了一個廣義的稱呼?( A )
A.《葵丘之盟》 B.商鞅變法 C.縱橫離說 D.儒家仁政
245.用來證明現實世界科學性和非科學性的問題非常準確的邏輯方式是什么?( B )
A.因明學 B.形式邏輯 C.墨變邏輯 D.都嚴密
246.墨家的思想中與“天志”對應的是什么?( D )
A.兼愛 B.非攻 C.非樂 D.明鬼
247.中國在60、70年代改造農村實行的政策是什么?( B )
A.文化大革命 B.知青下鄉 C.大躍進 D.學習馬列主義
248.《墨子》認為一個國家為什么會滅亡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D )
A.4 B.5 C.6 D.7
249.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C )
A.法商 B.儒商 C.佛商 D.道商
250.荀子的學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學派的學者?( D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51.商鞅給秦孝公講了三種治國方式,最后秦孝公選擇了哪個?( B )
A.帝道 B.霸道 C.王道 D.帝王并用
252.“禮”的治理過程中誰是起到主導作用的?( C )
A.庶民 B.大夫 C.國君 D.孺子
253.秦國滅亡除了它的嚴酷刑法之外,最主要的是誰反對秦國?( C )
A.儒家 B.道家 C.東方貴族 D.大夫
254.春秋戰國時期最后通過變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個國家?( D )
A.衛國 B.齊國 C.晉國 D.秦國
255.李悝的《法經》包含了幾方面的基本內容?( D )
A.3 B.4 C.5 D.6
256.決定并影響中國地質建構的基礎性的學術是什么?( A )
A.法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道家學說 D.墨家學說
257.商鞅變法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C )
A.立法,職分,定一 B.職分,定一,守法
C.正名,職分,定一 D.正名,執法,守法
258.秦朝的苛法其實是說的什么?( C )
A.刑法嚴峻 B.刑法不公 C.刑法細密 D.刑法無道
259.法律中“勢”的問題是由誰提出的?( B )
A.商鞅 B.慎到 C.韓非子 D.李斯
260.中國最早的縣叫做什么?( A )
A.甘谷縣 B.藍田縣 C.嘉裕縣 D.雁門縣
261.中國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A )
A.《法經》 B.《說難》 C.《孤憤》 D.《過秦論》
文章標簽:
國學智慧答案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