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廣播電視大學言語交際學復習指導
一、本課程命題依據的是《言語交際學》,由趙毅、錢為剛著、上海三聯書店于2003、8出版。二、試題型及分數比例。填空約22%,名詞解釋30%,簡答題32%,材料分析題16%。
三、綜合練習:
一、填空:
1 歷史比較語言學派對語言的研究著眼于語言的 ,結構主義學派則對語言符號 的 或曰“結構”很感興趣。
2 索緒爾認為,語言從本質上說是一種“ ”,概念和音響形象分別就是符號的的 和 。
3 社會心理學把不經過努力而由先天因素或社會制度決定的角色稱作 角色。
4 林頓認為個體作為社會成員,要扮演多種角色,但每一時刻他只能扮演一種角色,這種角色被稱為 角色,其他角色叫做 角色。
5 社會文化語境:簡單地說,就是與言語交際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它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 ,二是 。
6 言語交際的實質,就是交際主體根據對自身 和 的認識,去選擇和組織 ,以實現自己的交際目的的過程。
7 話語的語境意義對 具有絕對的依附性。
8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通過一種言外行為的方式去實施另一種言外行為,塞爾稱之為“ ”。
9 與口頭語相比,文字特有的兩種表現手段:一是 ,二是 。
10 為了解決合作原則所無法解釋的問題, 于1983年在其《語用學原則》一書提出了 的概念。
11 準則要求在言語交際中少涉及可能給自身、他人或社會造成以外傷害的話題。
12 言語交際學的話題,指的是言語交際活動的 和 ,是交際主體的話語所涉及的內容范圍。
13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定義規定,普通話以“ 為標準音”。
14 話語規范準則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 ,二是 。
15 命令行為的角色條件,在作為書面語交際的 往來中表現最突出,要求也最嚴格。
16 如果把語境因素考慮進來(不考慮主體因素),話語的意義通常會比話語的語言意義更具體,這一層次上的意義可稱為話語的 。
17 角色沖突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 沖突和 沖突。
18 是指隱含在話語表面之后的真正的含義。
19 索緒爾所說的言語在語言學中通常被稱為 和 。
20 話語要簡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話語要 ;二是要 。
21 準則,要求在言語交際中要避免給交際對象造成傷害。
22 準則要求說話人在說明情況和表明態度時,不要貶低對方,也不要炫耀自己。
23 間接言語行為實際上是對 或 的間接表達。
24 話語的語境意義對 具有絕對的依附性。
25 “ ”這個概念,最初是由喬姆斯基提出的。
26 言語交際學,就其性質而言,應當屬于語言 的一部分。
27 《修辭學發凡》的出版標志著現代漢語修辭學的誕生。
28 言語交際學研究對象應該是 的 的現象。
29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通過一種言外行為的方式去實施另一種言外行為,塞爾稱之為“ ”。
30 含蓄的作用,決定了它除了用于文學作品之外,一是用于傳遞 ,一是用于 。
31 書寫規范可分為 、 、 三個方面。
32 誠實準則要求話語盡可能地符合 ,可以說是要達到一種客觀真實;而質量準則要求話語符合 ,要達到的是一種主觀真實。
33 不考慮交際主體和語境這兩個因素,話語可以從組成它的語言符號中獲得意義,這種層次上的意義可稱為話語的 。
34 在社會文化語境兩個方面中, 帶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因而它的約束力也大一些。
35 言語交際學中的 體現為一個人由其在社會關系中的位置所決定的,擁有相應權利和義務的 、身份等。
36 角色是指個體依賴于特定的個人或情景而擁有的角色。
37 交際主體的語言能力保證言語行為 、 。
38 “語用學”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 提出來的,它與語義學最大區別是否考慮 ,而不在于是否考慮語義。
39 索緒爾把兩個人進行的言語活動看作是一個過程,把這個過程中被傳遞的思想意識稱為, 把用以傳遞這一概念的語音稱為 。
40 審美原則在形式美上,要求話語 。
41 話語要連貫,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 ,二是 。
二、名詞解釋:
1 信用準則
2 語境
3 語言能力
4 安全原則
5 角色叢
6 數量準則
7 角色叢
8 數量準則
9 情景語境
10 交際能力
11 角色
12 話語的語用意義
13 潛在受話人
14 言語交際
15 公共道德準則
16 話語的語言意義
17 地點安全準則
18 話語的語言意義
三、簡答:
1 語用意義的特性?
2 什么是交際主體的交際能力?它包括那些內容?有何作用?
3 索緒爾是如何界定語言的?這樣界定的目的是什么?
4 言語交際學的研究對象。
5 話語的語言意義的特點?
6 舉例說明角色期望的層次?
7




8 不以交際為目的的言語行為有何特點?
9 怎樣才能作到話語連貫?
10 什么是情景語境?情景語境的制約作用的總的原則是怎樣的?
11 不以交際為目的的言語行為有何特點?
12 方式準則的要求。
四、用你學過的知識分析下面的材料,這個材料對你有何啟示:
1 A:我叫豆豆,喜歡結識愛好唱歌的朋友,在這里先給朋友們唱一首歌……
B:就這破嗓子還好意思到這兒來唱?回家抱孩子算了!
2 “5分鐘前我的兒子到您的商店買了一磅果醬,可是分量不足,這個,您怎么解釋?”售貨員禮貌地回答:“太太,請您回家稱稱您的兒子吧。”
3 一些餐館為了招徠顧客,牟取私利,挖空心思“創新菜名”。當呼拉圈盛行時,餐館便將豬大腸切段炒燴,稱為“呼拉圈”;普通面餅,一煎一烙,一黃一白竟稱為“老公餅”“老婆餅” 餐館本指望用這些華而不實的菜名吸引顧客,但事與愿違,許多顧客“一聽到菜名就連連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