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業技能公共營養師《二級》真題匯編技能部分(一)
1、簡述孕婦的體格測量。(20分)
1.工作準備:準備測量孕婦身高、體重和腹圍需要的工具(身高計、電子體重秤或杠桿秤、卷尺)、測量記錄表等。
2.工作程序:
程序1,填寫登記表;
程序2,身高測量,被測孕婦脫掉鞋帽和影響測量結果的頭飾,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攏,足尖分開約60°,足跟、骶骨部及兩肩間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測試人員站在被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于受試者頭頂,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平面等高進行讀數,以cm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讀數完畢后,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傷人。
程序3,體重測量,讓被測孕婦稱重之前排空大小便,脫去鞋帽和外衣,并在體重秤上站穩,等到讀數穩定后,準確讀數,以kg為單位,并記錄到小數點后I位。
程序4,腹圍測量,被測者取平躺位,測量者將皮尺置于臍部中心,水平圍繞腰部一周,在被測者呼氣期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以cm為單位,并記錄到小數點后1位。
程序5,定期測量和評價。
2、簡述食物頻率法的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項。(20分)
(1)工作程序:程序1,調查對象的確定;程序2,簽署知情同意書;程序3,詢問基本情況程序
4,詢問膳食攝人量——定量表;程序5,調查結果的核查;程序6,結束訪談。
(2)注意事項:①影響膳食調查結果的因素,首先是問卷的長度;②問卷調查時間的控制很重要;③開展人群調查存在許多人為因素,一方面必須取得被調查家庭的資源合作,另一方面不能因為調查而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
3、簡述血清蛋白質檢測指標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20分)
血清蛋白質檢測指標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檢測項目 |
測定值 | 臨床意義 |
血清總蛋白 | ||
血清白蛋白 | ||
球蛋白 | ||
白、球蛋白比值 |
檢測項目 |
測定值 | 臨床意義 |
血清總蛋白 |
正常:60~80g/L 缺乏:<60g/L |
增高:常見于高度脫水癥及多發性骨髓瘤 降低:常見于營養吸收障礙及營養不良、肝硬化、腎病 綜合征、燒傷、失血以及一些消耗性疾病 |
血清白蛋白 |
正常:35~55g/1 輕度缺乏:30~35g/L 中度缺乏:25~30g/1 重度缺乏:≤25g/L |
增高:常見于嚴重失水而導致血漿濃縮,使白蛋白濃 度上升降低:基本與總蛋白相同 |
球蛋白 |
正常15~35g/1 |
增高:常見于肝臟疾病、慢性感染、網狀內皮系統疾 病等 |
白、球蛋白比值 |
正常1.00~2.50 |
降低:常見于肝臟疾病,如治療后A/G比值接近正常, 表示肝功能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