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重要考點匯總(6)
時間:2017-03-10 11:04來源:未知 點擊:次
考點11:品德的心理結構 (一)道德認知 道德認知是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等。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考點11:品德的心理結構
(一)道德認知
道德認知是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等。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道德情感從表現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種:(1)直覺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對某種具體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發生的情感體驗;(2)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過對某種道德形象的想象而發生的情感體驗;(3)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實際上是道德認識的能動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識,通過理智的權衡來揭示道德生活中的內心矛盾,是支配行為的力量。
(四)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它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
考點12:《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考點13:記憶的種類
(一)根據信息從輸入到提取所經過的時間、信息編碼方式和記憶階段的不同,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瞬時記憶,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
①時間極短;②容量較大;③形象鮮明;④信息原始,記憶痕跡容易衰退。
有圖像記憶和聲像記憶兩種,其中,圖像記憶是瞬時記憶的主要編碼形式。
短時記憶是指人腦中的信息在一分鐘之內加工與編碼的記憶,是信息從感覺記憶到長時記憶的過渡階段。
①時間很短;②容量有限。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③意識清晰;④易受干擾。
長時記憶是信息經過充分加工,在頭腦中長久保持的記憶。
長時記憶中的信息以意義編碼為主。意義編碼有兩種形式:表象編碼和語義編碼。
(二)根據記憶的內容和經驗的對象,可將記憶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語義記憶、邏輯記憶和動作記憶。
對親身經歷過的,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的事件的記憶。
情緒記憶是個體以曾經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又叫詞語-邏輯記憶,是用詞語概括的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的記憶,如我們對數學公式和法則的記憶就屬于語義記憶。
邏輯記憶是個體以詞語所概括的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事物之間的意義和性質為內容的記憶。
動作記憶是以做過的運動或動作為內容的記憶,也稱運動記憶。
文章標簽: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教育教學能力
------分隔線----------------------------